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4年9月21日国际频道

黎巴嫩真主党证实其高级指挥官死于以军袭击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新华社贝鲁特9月21日电(记者程帅朋 谢昊)黎巴嫩真主党20日夜间证实,其高级军事指挥官易卜拉欣·阿基勒在当天以色列对黎首都贝鲁特南郊的袭击中身亡。

  真主党在声明中说阿基勒是重要的领导人。但声明中没有阿基勒遇袭身亡的更多细节。

  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位于贝鲁特南郊贾穆斯地区的一处建筑20日下午遭以色列4枚导弹袭击。黎公共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袭击已造成14人死亡。

  以色列国防军20日晚宣布,以战机当天对贝鲁特实施“定点打击”,打死黎巴嫩真主党精锐部队拉德万部队高级指挥官阿基勒以及该部队其他几名指挥官。以军发言人哈加里发表声明说,“阿基勒等拉德万部队指挥官是真主党袭击以色列北部的主谋”。

  据黎巴嫩MTV电视台报道,阿基勒的遗体是和拉德万部队另外7名成员的遗体一起被发现的。

  黎巴嫩总理米卡提20日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以色列的袭击目标是人口稠密的住宅区,以色列不重视任何“人道主义、法律或道义考量”。他呼吁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加压力。

在现代化道路上一起加速奔跑——全球发展倡议唱响共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

初秋的北京,进入“中非时间”,点亮“南方时刻”。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5天里近50场双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同非洲伙伴共襄盛举。在双边会谈中,在联合声明里,在峰会致辞中,“发展”主题贯穿始终,“支持全球发展倡议”“愿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成为高频语汇,唱响携手同行、共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凝聚发展共识,推进共同发展,助力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重要倡议成为新时代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发展领域的重要实践。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理念内涵不断丰富,落实机制不断健全,推进路径更加清晰,务实合作逐步落地,推动国际社会聚焦发展问题,培育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动能,为全球南方国家弥合发展鸿沟、共建美好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聚焦发展 发出时代强音

“瓦努阿图已经成为这一伟大倡议的真正受益者。”瓦努阿图总理萨尔维今年7月在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说。他认为,今年年初瓦努阿图正式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堪称“瓦中合作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此次会议期间,中国-非洲(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示范中心正式成立,是中方与非洲及联合国机构共同实施的三方合作旗舰项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穆勒说,示范中心聚焦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三大重点领域,对于分享中国发展经验、推广中方先进技术、吸引多方资源投入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社会要以天下之利为利、以人民之心为心,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的核心。”202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讲话,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共谋发展。

坚持发展优先,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全球发展倡议契合时代需求,提供重要理念引领,有效凝聚国际发展共识。

2024年8月10日,菲基尔特·加布雷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名为“绿色金子”的竹藤工作室里加工竹制产品。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 摄)

2024年8月10日,菲基尔特·加布雷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名为“绿色金子”的竹藤工作室里加工竹制产品。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 摄)

在全球发展倡议“六个坚持”理念原则中,“发展优先”被列在首位。正是因为持之以恒、旗帜鲜明地倡导发展,全球发展倡议深入人心,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中国在联合国发起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已有80多个国家加入;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合力组建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中国同多方合作伙伴签署落实合作文件,支持大量发展项目落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说,全球发展倡议以全球协作需求为驱动,以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的双向交流为基础,是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2023年7月,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致贺信,重申中国持续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的决心。

中国既是全球发展倡议的首倡方,也是倡议落实的行动派。坚持行动导向,中国以自身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发展经验,以务实行动,回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发展需求,全球发展倡议的实施路线图愈加明晰。

这是2022年7月11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学生在微笑儿童项目启动仪式后就餐。由“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的微笑儿童项目启动仪式当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所中学举行,项目惠及3600名尼泊尔学生。新华社记者 易爱军 摄

这是2022年7月11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学生在微笑儿童项目启动仪式后就餐。由“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的微笑儿童项目启动仪式当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所中学举行,项目惠及3600名尼泊尔学生。新华社记者 易爱军 摄

在倡议框架下,中方升级“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增资至40亿美元,创立的全球发展项目库总数已超1000个,完成和正实施的项目达500多个。“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是联合国发展议程的努力目标,也是全球发展倡议的价值追求。向莫桑比克流离失所家庭发放应急物资,援助蒙古国展开棚户区改造,为尼泊尔儿童提供粮食救援,帮助埃及居民钻探深水井……从亚洲到非洲,从太平洋岛国到加勒比海岸,全球发展倡议正惠及越来越多民众。

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阿布·贝克尔·迪卜说,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推动各国合作构建更加公正和平衡的发展格局,保护更多人免受饥饿、贫困、战乱等冲击,“在当前世界局势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巴基斯坦议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秘书处全球发展倡议小组顾问沙基尔·拉迈说,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发展倡议正成为新的希望之路”。

面向未来 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在古巴,中国援建的三个装机容量均达4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在加勒比海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造福了数万个家庭。“该项目对古巴的国民经济和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古巴外贸外资部副部长里瓦斯深表感谢。

“没想到一次邂逅,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成就了我们的梦想。”斐济蘑菇种植者协会主席塞鲁瓦伊娅·卡布卡布,借助在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培训班学习的技术,带领当地妇女种植菌草菇,迈出脱贫致富第一步。

2024年8月13日,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的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菌草专家陈晓斌(右二)与当地农民一起制作菌种培养料。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4年8月13日,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的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菌草专家陈晓斌(右二)与当地农民一起制作菌种培养料。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通过鲁班工坊向塔吉克斯坦青年传授技术,通过“以竹代塑”帮助埃塞俄比亚妇女创业谋生,为阿拉伯国家开设跨境电商研修班……全球发展倡议以一个个“小而美、惠民生”的务实合作项目,创造教育和就业机会,成就无数人的梦想;打造全球开放平台,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重点领域,不断健全合作机制,筹措发展资源,对接各国和各地区发展战略,为众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24年7月3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鲁班工坊赴华留学生展示录取通知书。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2024年7月3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鲁班工坊赴华留学生展示录取通知书。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聚焦帮扶世界贫困和弱势群体,全球发展倡议积极行动,从提供粮食援助、为妇女儿童提供营养餐到派遣农业专家组、推动菌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024年2月28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库克群岛、萨摩亚、瑙鲁等国家的“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培训班”学员在斐济布拉阿格鲁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合影。新华社发(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供图)

2024年2月28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库克群岛、萨摩亚、瑙鲁等国家的“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培训班”学员在斐济布拉阿格鲁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合影。新华社发(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供图)

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国际问题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通孟戴维认为,全球发展倡议支持各国解决减贫、粮食和能源安全、医疗保健等关键问题,鼓励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农业和教育进步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为共同进步、可持续包容发展、共享繁荣注入了新动能”。

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越来越多兼顾经济发展和环保要求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给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带来质的改变,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发展倡议内容不断丰富,成果有目共睹,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7月17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内,二级研究员陈青(右)指导尼日利亚留学生格雷戈里开展木薯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实验。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024年7月17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内,二级研究员陈青(右)指导尼日利亚留学生格雷戈里开展木薯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实验。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去年冬天,埃及二号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埃及航天局项目管理经理海塞姆·麦德海特·阿卡亚激动地表示,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在中埃航天合作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将在农业、矿产勘查、城市规划等多个重要领域服务埃及“2030愿景”。

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等合作推出发展中国家青年跨境电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系列合作项目;开展“心苗计划”培养心血管专科医师;设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新培训基地和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万个研修研讨名额……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创新驱动,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培育和积蓄人才,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加速奔跑。

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塞尔丘克·乔拉克奥卢表示,全球发展倡议结合了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经验,旨在破解世界不同地区发展中国家在多个领域的具体问题,推动各国跟中国一样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激发活力 奏响全球南方和声

9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时说,“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必将掀起全球南方现代化热潮,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一席话毕,在场3200多名中外各界人士掌声雷动。

第二天,《全球南方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吸引全球媒体关注》《中非合作论坛:共同谱写全球南方合作新篇章》《“同路人才是真朋友”》等报道登上古巴、南非、柬埔寨等国媒体头条,再次向世界传递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的强烈心声。

“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

2024年8月14日,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水稻专家郑瑞金(左)在稻田里指导当地稻农进行秧苗移栽。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24年8月14日,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水稻专家郑瑞金(左)在稻田里指导当地稻农进行秧苗移栽。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从改善民生到培养人才,从培育发展动能到分享发展经验,中国聚焦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棘手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和发展成果,为全球南方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动力。

肯尼亚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说,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优先领域“都反映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愿望”。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文章说,全球发展倡议体现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支持。

全球发展倡议强调更加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打造更加多元、更可持续的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对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繁荣。

2023年9月19日,当地员工在尼日利亚阿布贾的中国援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展示秧苗。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2023年9月19日,当地员工在尼日利亚阿布贾的中国援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展示秧苗。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在南南合作中,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真心诚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开拓合作新场域新方式。在三方合作中,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正式启动,中方同瑞士在坦桑尼亚开展疟疾防控,同德国在尼日利亚开展农业合作。

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说,中国在促进南南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携手合作,我们不仅能够加快自身发展,还能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多极化的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委员穆罕默德·伊兹丁·阿卜杜勒-穆奈姆说,全球发展倡议在致力于消除全球结构性不平等、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我们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坚定有力。

2023年7月25日,莫桑比克马普托省皮科科村学校的孩子们站在装有中国援助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房屋前。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2023年7月25日,莫桑比克马普托省皮科科村学校的孩子们站在装有中国援助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房屋前。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从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到推动“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通过《哈瓦那宣言》,呼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决策机构中的代表性;从推动金砖机制、上合组织扩员,到不断完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框架,中国始终致力于发展多边框架,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坦桑尼亚《卫报》国际版主编本杰明·姆加纳说,全球发展倡议使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数字经济等全球性问题上。

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表示,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全球发展倡议着眼世界发展大势,是中方为凝聚发展共识,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推动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沿着倡议指明的方向,坚定信心,起而行之,必将奏响全球共同发展的乐章,推动人类发展的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字记者:乔继红、张代蕾、邓茜

海报设计:李梦帆

统筹:孙浩、张远、王雅晨、徐超、张岩、方思贤、肖磊涛

中方对黎以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深表担忧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新华社联合国9月20日电(记者潘云召)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20日在安理会紧急审议黎以局势时表示,中方对黎以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深表担忧,呼吁所有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傅聪说,中方对黎巴嫩境内数千台寻呼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被远程操纵同时发生爆炸,造成数千民众伤亡深感震惊、深表关切。通过远程操纵通讯工具,发动无差别袭击,造成大规模平民伤亡,制造社会恐慌,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闻所未闻。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一国主权和安全的严重侵犯,是对国际法特别是国际人道法的公然违反,是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袭击事件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必须予以最强烈的谴责。中方呼吁对事件进行全面及时的调查,追究策划者和实施者的责任。

  傅聪说,当前中东地区局势岌岌可危。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已夺去4万多巴勒斯坦民众的生命。以色列同时还在不断加剧黎以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中方特别呼吁以色列放下使用武力的执念,立即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立即停止侵犯黎巴嫩主权和安全的行为,立即停止可能将地区拖入新的浩劫的冒险行径。中方强烈敦促对以色列有影响力的国家拿出实际行动,制止以色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方支持安理会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为缓和黎以局势、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做出最大努力。

打造中非关系和全球南方合作的样板(大使随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 陈明健
2024年9月21日 08:00

  阿鲁沙是坦桑尼亚北部城市,这里的居民曾长期缺少清洁饮用水,很多人要步行数公里到附近的河流或水井排队取水,取回来的水需沉淀后才能使用。中国企业用3年时间建设阿鲁沙新供水系统,极大改善了当地40万人的用水短缺问题,阿鲁沙居民只需打开水龙头便能用上净水。水龙头里流淌的不仅是清水,也是中坦两国人民的真挚情谊。

  中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双方开启外交关系60多年来,在反帝反殖斗争中并肩战斗,在发展振兴道路上守望相助,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完成了“新型伙伴关系”“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级跨越。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中国连续15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对非洲合作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出发点始终是中非双方人民的根本利益,主线底色始终是真诚平等、互利共赢、公道正义、开放包容,致力以中国发展带动非洲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非洲现代化。

  中坦合作长期走在中非合作的前列,坦桑尼亚一直是中非合作论坛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中国连续8年保持坦桑尼亚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坦桑尼亚土地资源丰富,农业人口众多,我曾推动坦鲁伏马等省妇女在中方农业专家指导下种植大豆。2023年,坦桑尼亚对华出口大豆总量跃升至6.9万吨,同比增长了285%。中国是坦桑尼亚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最大的工程承包方。中坦基巴哈工业园、东非商贸物流中心等大型投资项目顺利落地,推动了当地工业化进程,并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马古富力大桥项目建成后,维多利亚湖两岸通勤时间将从两个多小时缩短至5分钟;尼雷尔水电站项目以可再生能源填补坦桑尼亚电力缺口……这些是中坦在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互利合作的缩影,更是双方携手构建高水平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将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擘画中非关系发展新蓝图,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新篇章。中方愿同坦方一道,全面推进和深化中坦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中坦关系打造成中非关系和全球南方合作的样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1日 03 版)

日方接受对核污染水排海的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温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了记者有关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的提问。

  毛宁说,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国之一,一直反对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根据两国领导人有关通过磋商谈判解决福岛核污染水问题的精神,中方同日方和相关国际组织前后进行了10多轮密集谈判和协商,经过不懈努力,达成今天发表的共识。我愿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中方坚决反对日方擅自启动排海,这一立场没有变化。中方同日方发表共识是为敦促日方切实履行国际法义务和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尽最大努力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负面影响,有效防范排海的潜在风险。我们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利益攸关国同中方一起严格监督日方履行承诺。

  第二,由于现行相关国际机制的局限性,目前对排海开展的评估和监测是不全面的,缺乏透明度和可信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尤其是设立覆盖排海关键环节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其中,实施独立取样监测,才能得到全面、真实、有效的数据,确保排海风险可控。中日双方通过谈判已就此达成了一致,下一步还将讨论监测核素种类、检测方法等技术细节,实现全面、有效、可信的长期国际监测。

  第三,如何妥善处置福岛核污染水,既是政治问题更是科学问题。中日双边共识为国际社会科学、有效、安全地处置核污染水打下了基础,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利益攸关国共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后续中方将会同国际社会特别是利益攸关国继续本着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同日方开展对话,敦促日方妥善处理涉及排海的关切。

  第四,中方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输华,是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有关规定采取的紧急预防性临时措施,目的是为了全面防范风险,保护民众健康。采取这一措施有规可循,是中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实际体现。中日双方达成共识文件,并不意味着中方立即全面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中方将会继续以世贸组织和中国法律法规为遵循,以科学事实为准绳,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在有效参与相关监测活动、实施独立取样并确认结果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我们将与日方开展技术磋商,在中方提出的要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有关磋商结果和政策调整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1日 03 版)

中马青年共话合作交流故事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据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董博婷)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青年友好故事会19日在北京与吉隆坡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来自中马两国政府、青年组织、高校、企业、学术、媒体等各界人士近100人出席活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1日 03 版)

中国倡导的“原子造福全球南方”理念首次写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决议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本报维也纳9月20日电 (记者郭梓云)9月1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第六十八届大会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77国集团和中国”共同提交的“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技术合作活动”决议,其中首次写入“全球南方”概念,强调机构秘书处支持成员国加强技术合作的重要性,敦促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源支持技术合作,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大使发言指出,“原子造福全球南方”旨在凸显“全球南方”国家在和平利用核能核技术领域更加迫切的需要,强调机构成员国共同致力于支持“全球南方”发展的重要积极意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1日 03 版)

柬埔寨国会主席将访华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柬埔寨国会主席昆索达莉将于9月22日至26日率团访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1日 03 版)

以色列空袭贝鲁特南郊造成12人死亡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新华社贝鲁特9月20日电(记者程帅朋 谢昊)黎巴嫩公共卫生部20日说,以色列当天对黎首都贝鲁特南郊的袭击已造成12人死亡、66人受伤,其中9人伤势危重。

  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位于贝鲁特南郊贾穆斯地区的一处建筑20日下午遭以色列4枚导弹袭击,造成多人死伤。目前,黎巴嫩民防、卫生机构和红十字会等救援人员仍在现场清理废墟,搜寻死伤者。

  以色列国防军20日晚间宣布,以军当天对贝鲁特实施针对性袭击,打死黎巴嫩真主党拉德万部队的高级指挥官易卜拉欣·阿基勒,以及该部队其他数名指挥官。

  黎巴嫩政府和真主党方面尚未确认死伤者身份。

  黎巴嫩总理米卡提20日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以色列的袭击目标是人口稠密的住宅区,以色列不重视任何“人道主义、法律或道义考量”。他呼吁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加压力。

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环球热点)

  9月13日,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平行分组会议“新兴技术向善”现场。
  本报记者 李嘉宝摄

  恐怖主义、金融危机、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跨国犯罪……当今世界,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引起世界人民的共同关注。各国如何协力应对风险挑战?怎样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上,多国政要及专家学者围绕非传统安全领域风险挑战展开对话,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当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际社会经历多重安全风险挑战。在本届北京香山论坛上,新兴技术向善、和平利用外空、共同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国际规则等话题引发热议。以团结促安全、以合作求共赢成为与会代表的广泛共识。

  “人类命运安危与共,需要我们共建普遍安全的美好家园。”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当前许多安全问题超出了一国一域范畴,特别是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潜滋暗长,破坏巨大,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威胁。在这个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享有维护自身安全的权利,也担负共同维护世界安全的责任,只有从理念和行动上坚持天下安宁、各国有责,充分尊重和保障每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才能真正建设一个免于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

  “中国有一句谚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意思是一个人无法成事,一棵树无法成为树林,这句话强调了各国之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指出,当今国际形势动荡复杂,世界主要受到三个因素影响:一是科技创新飞跃发展,特别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二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资源枯竭、人口老龄化等世界性问题日益严峻;三是因战争冲突、地缘政治造成巨大损失。应对这些重大挑战,需要各国携手面对、彼此合作,特别是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外交学院院长王帆认为,现在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如金融危机、全球变暖、恐怖主义、核扩散等,这些问题危害性很大。中国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提出,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权威及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主要平台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地维护自身安全权益”。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转型,人类要集中精力协作而不是冲突对抗,要共同努力而不是制造麻烦。”白俄罗斯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司处长尤亨·卢萨克举例说,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制定安全合作机制的国际平台,各成员国务实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不仅有助于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也有助于促进全球安全。

  管控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机器也可以有“思维”逐步成为现实。本届北京香山论坛高端访谈、分组会议设置专场,讨论人工智能安全、新兴技术如何向善等议题。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能否自主决策、是否可信,如何管控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人工智能可信吗?对此,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特聘教授胡昂表示,人脑不可替代,“至少在短时间内人工智能难以取代人脑做决策”。

  “人类技术人员都会犯错,何况机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促进社会发展教席、荷兰海牙应用科技大学数据科学教授兰普罗斯·斯特吉乌拉斯看来,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脑自主决策,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他认为,当前对人工智能的监管面临很大挑战,相关监管要加速,要更加敏捷。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认为,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快车道。由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可预测性,相关伦理规范、技术治理要走在前面,降低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风险,使其为人类谋福祉。

  为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伦理、技术鸿沟等问题,中国积极发挥作用,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治理的国际合作。去年10月,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就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提出中国方案。今年7月1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与决议联署。这充分彰显出中国对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的负责任态度和重要引领作用。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立平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治理。各国应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更好解决人工智能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在人道主义对话中心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高级顾问尼尔·戴维森看来,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各方应展开对话,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合作解决问题才能保障稳定

  本届北京香山论坛上,“合作”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高频词。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同心共筑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深度参与反恐、公共卫生、数字治理、生物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今年7月,中方发布首份《全球安全倡议落实进展报告》,全面系统梳理了倡议20个重点合作方向取得的实打实、沉甸甸成果。这些成果充分表明,全球安全倡议正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

  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表示,中方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相互尊重、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原则,真诚欢迎所有真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伙伴加入全球安全倡议,协力应对各类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

  随着“全球南方”力量崛起,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很多“全球南方”国家的共识。

  印度军事杂志《力量》总编普拉文·索内在北京香山论坛现场领取了一本《大道同行:世界新丝路》的英文版。他表示,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繁荣。

  普拉文·索内说,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并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些理念和倡议意义非凡,有利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建立平等有序的多极化世界。

  “相聚是开始,共处是进步,合作是成功。”马来西亚国防部副部长阿德里·扎哈里表示,“全球南方”国家要加大合作协调力度,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保障地区稳定。以东盟为例,《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是东盟国家朝着建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框架和生态系统迈出的第一步。“我们要以开放方式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合作,加强能力建设,确保负责任地利用人工智能。繁荣的前提是稳定,合作解决问题才能保障稳定,最终减少风险挑战。”

国际原子能机构欢迎中国在对日本排海国际监测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新华社维也纳9月20日电(记者于涛 刘昕宇)国际原子能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总干事格罗西20日发表声明,对中日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表示赞赏,欢迎中国在对日本排海国际监测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这是2021年1月8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和核污水储水罐。(新华社/共同社)

这是2021年1月8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和核污水储水罐。(新华社/共同社)

声明强调机构将与中方加强协调,积极落实中日双边共识,在现有对日国际监测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追加措施,促进中国等利益攸关方发挥更大作用,确保日方排海严格遵守国际核安全规范。

同日,格罗西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方在推动中日达成双边共识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一个重要问题,机构愿从技术角度继续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推动中日关于追加国际监测措施的落实,其中包括邀请中方专家更多参与机构框架下的国际监测,开展独立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比对等工作。

格罗西表示,今年是中国加入机构40周年。40年来,中国在核能核科技领域的发展举世瞩目,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机构高度重视与中方的关系,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机构对此充满期待。

推动精准医疗更好惠及全球

2024年9月21日 08:00

  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十余个国家科学家联合在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发表社论,倡议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旨在构建更全面、更多样化的人类基因组图谱,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和普及。

  “在基因组研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这篇社论题目为《献给人类1%的礼物: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由来自中国、希腊、马来西亚、英国、比利时、土耳其、美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发表。

  “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的初步目标是完成全球1%人口,即来自至少100个国家的8000万人的基因组测序,探究得到的遗传变异信息与临床的相关性,以构建更全面、更多样化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同时,计划在至少10个国家构建多组学人群队列,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和普及,让人人都能平等享受精准医疗的科学成果,特别是少数族裔群体。分析指出,该倡议标志着全球科学界在基因组研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有利于推动实现更广泛的健康公平和医疗进步。

  据悉,社论文章的作者包括中国华大集团汪建、刘伟斌,复旦大学徐书华,北京大学李立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乔治·丘奇,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于尔根·莱卡特等人。

  “有赖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于1990年启动,于2003年宣布绘制出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这项计划由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和中国的科学家联合完成,耗资38亿美元,其成果极大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和精准医疗的发展,被誉为“20世纪三大科学工程”之一。

  美国巴特尔研究所的一项分析指出,如果将美国1993年至2003年的10年间在HGP项目的投入与该计划对美国经济和基因组产业产生的综合影响相比,投入产出比高达1:141。

  多国科学家在社论文章中指出,20年过去了,人类基因组学对精准医疗和精准公共卫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要想取得更具影响力的进步,还有赖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必须从先例中汲取灵感,这些先例展示了如何组织人类负责任地使用合适的技术和协作来解决问题的先进经验。同时,必须更加努力,使精准医疗成为全人类普遍的礼物——对后代来说,是可用和可及的。

  “必须解决几个关键的全球挑战”

  未来,精准医疗行业在技术创新、数据整合、多学科合作等方面将进一步发展,精准医疗将向着更加高效、个性化和普惠的方向持续深入发展。

  正如该篇社论文章的观点,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开始低于100美元,个人基因组正迅速变得广泛可及;随着多组学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正在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转向多组学关联研究;随着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数字化模拟复杂的人类生物学机制变得更容易,遗传疾病筛查计划的数量和人数增加,健康经济效益的证据正在积累;随着精准医疗在更多国家成为优先事项,更多的政府预算和政策正在被创建,以支持其开展精准医疗方向更深入的探索。

  与此同时,挑战也不容忽视。根据这篇社论文章的观点,尽管有令人鼓舞的趋势,精准医疗对全球人口健康跨度的影响仍有待提高。文章称,“如果要扩大全球精准公共卫生的实施和影响,必须解决几个关键的全球挑战”,包括经济挑战、组织挑战、基础设施挑战、科学以及伦理挑战、法律和社会影响挑战等。

“在非洲过中秋亦是团圆”

作者 赵陇刚
2024年9月21日 08:00

  中安员工共同品尝月饼。
  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国际公司供图

  “muito bom(非常棒)”,我刚一回头,就看到了事业部新招的工程师多明古向我竖起大拇指。他嘴里边嚼着月饼,边说着称赞的话语,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相比于其他安哥拉员工,多明古算是生面孔。他之前是一名设计师,最近才加入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国际公司比耶事业部的大家庭,成为一名工程师。这是他第一次和同事一起过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节日前夕,事业部邀请当地员工一起聚餐,给他们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共同品尝中国美食,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魅力。

  “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请问它叫什么名字?”吃完一块月饼,多明古好奇地问我。“这叫月饼,是中国人在中秋节时会吃的食物。圆形代表团圆,外面一圈是面粉做的,里面包的馅儿有很多种,你吃的这个是五仁味的。”听了我的介绍,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中秋佳节是中国人心中无比重要的节日,寄托着所有海外同胞的乡愁。安哥拉当地的节日氛围不如国内浓,但每一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为缓解大家的思乡之情,营造温馨的节日气氛,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了羽毛球、拔河、套圈等各类文娱活动,丰富海外员工的节日生活。中安全员参与其中,好不热闹。

  为了能让当地员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文化交流,公司采购了不同种类的月饼,分发给当地员工品尝,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听着他们品尝月饼后发出的声声“muito bom”称赞,每位中方员工的心中都由衷地涌起一股暖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虽然与家人相隔万里,但看着一起坚守海外的同事,听着安籍员工的欢声笑语,大家都乐在其中。有中安同事做伴,在非洲过中秋亦是团圆。

  (作者为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国际公司员工)

“我看到了他们对学习中文的渴望”(海外纪闻)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1日 08:00

  史肖(右一)在利雅得的一所中学内为学生们上中文课。
  新华社记者 王海洲摄

  “你好”“老师好”……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北部的一所中学,17名身着阿拉伯白袍的学生正跟着中文老师史肖一遍遍诵读着新学到的内容,读书声里洋溢着快乐。

  毕业于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史肖是今年8月底首批自中国赴沙特的175名中文教师之一。受沙特教育部委托,中方选派这些教师前往利雅得、吉达、塔布克等沙特主要城市的中学,为沙特中学生们带来新学年的中文课。

  不少学生刚自学几句中文,就跑到史肖跟前用中文和他打招呼。“学生们的热情让我非常感动,我看到了他们对学习中文的渴望。”史肖说。

  12岁的萨利赫课上表现得十分积极,每次互动都跃跃欲试。他大声诵读,发音相当标准。“学习中文,我接触到的不仅是一门新的语言,更是一种新的文化。”萨利赫说。

  早在两年前,萨利赫就与中国结缘。他和父亲2022年曾去过中国,他对那次旅行印象深刻。“我们去了上海,品尝了很多中国美食。中国是个美丽的国家,人们非常友善,中国文化充满魅力。”

  史肖专门从国内给学生们带来了大熊猫贴纸、中国结等小礼物,希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史肖还计划为学生们打造一间充满中国风的中文教室。“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孩子们爱上中文,爱上中国文化,爱上中国。”

  采访临近结束时,这所学校收到了沙特教育部统一印发的中文课本。史肖和学校校长宰赫拉尼一起翻阅课本内容,并拿起手机扫描课本上的影音课件二维码。

  “这本中沙双方共同修订的课本不仅图文内容美观有趣,而且适应沙特国家文化。课本的互动设计新颖,方便同学们回家后自行复习和预习。”史肖说。

  宰赫拉尼说:“中文是世界的主要语言之一,由于沙特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和社会交流(不断加强),沙特学生和沙特社会对学习中文的兴趣和意愿不断提升。近一段时间,沙特的新闻媒体几乎都在讨论中文教学。”

  9月初,沙特苏尔坦亲王大学孔子学院也迎来新学年。29岁的优素福是这所孔子学院的首批学员之一,这是他在这里学习的第三个学期。优素福非常兴奋,不时与新到任的孔子学院老师互动交流。“学习中文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文化的新大门。”

  优素福曾在中国短暂学习过中文,回到沙特后,尽管工作繁忙,他还是报名参加了孔子学院的中文课程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中文。“我想提升自己,学习中文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可以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

  据院方介绍,这所孔子学院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新学期报名人数是上学期的三倍,学院因此补充了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从一个级别增加到三个级别。

  学院中方院长张新颖说,苏尔坦亲王大学孔子学院2023年6月成立,见证了中文教学在沙特的快速发展。新的学期,他们希望取得更大发展。

  2019年,沙特宣布将把中文列入沙特中小学和高校教学大纲。中小学方面,2022年12月,沙特教育部表示,计划在700多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高校方面,目前,沙特国王大学、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努拉公主大学以及苏尔坦亲王大学已设置中文专业。

  (据新华社利雅得电 记者王海洲、罗晨)

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五次会议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0日 08:00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20日从财政部了解到,9月19日至20日,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五次会议。此次会议由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共同主持,两国经济领域相关部门到会交流。

  中美双方遵照双方牵头人旧金山会谈和广州会谈达成的共识精神,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关切等议题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沟通。中方就美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涉俄制裁、打压和影响中方企业利益等表达了严正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消息人士:真主党曾检查传呼机但未能查出炸药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0日 08:00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多名消息人士披露,黎巴嫩真主党曾多次挫败以色列试图在通信及其他设备中做手脚的行动,但没有查出17日发生爆炸的大量传呼机中暗藏炸药。

9月18日,在黎巴嫩贝鲁特的通信设备爆炸遇难者葬礼上,一名真主党成员手中的对讲机卸下电池。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9月18日,在黎巴嫩贝鲁特的通信设备爆炸遇难者葬礼上,一名真主党成员手中的对讲机卸下电池。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路透社19日援引上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以色列曾试图在黎巴嫩真主党从国外购入的私人用固定电话、办公室通风系统等设备中做手脚,被真主党挫败。

本月17日黎巴嫩发生传呼机大范围爆炸事件前,真主党方面按照惯例,对这些购自国外的传呼机做了检查,但没有发现里面放置了炸药。真主党2022年开始购入这些传呼机,直至爆炸发生前一天仍在向其成员配发。一名消息人士说,这些暗藏的炸药“用任何设备或扫描器材”都很难查出,不过没有说明真主党方面具体使用了何种检查设备。

这张9月18日在黎巴嫩巴勒贝克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通信设备爆炸损坏的汽车。新华社发(塔希尔·阿布·哈姆丹摄)

这张9月18日在黎巴嫩巴勒贝克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通信设备爆炸损坏的汽车。新华社发(塔希尔·阿布·哈姆丹摄)

传呼机爆炸事件发生后,真主党方面怀疑其他通信器材也遭以方动了手脚,随即下令进行全面检查。然而,检查尚未完成,18日又发生对讲机爆炸事件。一名消息人士说,真主党方面认为,以方预料对讲机暗藏的炸药很快会在检查中暴露,因而决定引爆。

两轮爆炸合计已造成30多人死亡、超过3000人受伤。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对讲机电池中暗藏名为PETN的高爆炸药,传呼机中的炸药量最多3克。

9月18日,在黎巴嫩贝鲁特,人们参加传呼设备爆炸死者的葬礼。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9月18日,在黎巴嫩贝鲁特,人们参加传呼设备爆炸死者的葬礼。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路透社报道的电头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上述消息人士来自安全和情报部门,没有公开身份和姓名。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19日说,真主党正在对发生爆炸的通信设备的采购、生产、运输和分发等流程进行调查。他警告以方,在黎巴嫩大规模引爆通信设备越过了“红线”,等同“宣战”,将受到“严酷清算和公正惩罚”。

以色列至今没有对制造上述爆炸事件的指责作出回应。(惠晓霜)

以色列空袭贝鲁特南郊造成至少8人死亡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0日 08:00

新华社贝鲁特9月20日电(记者谢昊 程帅朋)黎巴嫩公共卫生部20日表示,以色列当天对黎首都贝鲁特南郊的袭击已造成8人死亡、59人受伤。

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以色列战机当天袭击贝鲁特南郊,造成多人死伤。报道称,爆炸现场升起滚滚浓烟,救护车和消防车在军队部署下迅速赶往目标地点展开救援。

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20日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以色列袭击的目标是一个人口稠密的住宅区,以色列不重视任何“人道主义、法律或道义考量”。他呼吁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加压力。

以色列国防军20日下午发表声明说,当天早些时候,以空袭和炮击了黎巴嫩南部多个隶属于真主党的基础设施。

外交部:深化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0日 08:00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温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中方将同各方深化全球发展倡议合作,继续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共同发展。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3年来,倡议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成果惠及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在不久前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各方积极评价全球发展倡议,认为倡议将为非洲等“全球南方”注入发展动力。发言人有何评论?能否介绍倡议落实的进展和下步发展计划?

  毛宁说,3年来,全球发展倡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成绩单”可圈可点,得到100多个国家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和参与,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的国家超过80个。中方成立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经支持了150多个项目,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建设全面铺开。

  “全球发展倡议源自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在发展繁荣的道路上,一个国家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掉队,这是全球发展倡议的愿景,也是联合国倡导的目标。”毛宁说,即将举办的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王毅外长将出席“全球发展倡议支持全球南方——中国在行动”主题发布活动,同各方共商发展合作大计,汇聚支持“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力量。

  “我们将同各方深化全球发展倡议合作,继续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共同发展。”她说。

昨天 — 2024年9月20日国际频道

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9月20日 08:00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温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了记者有关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的提问。

毛宁说,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国之一,一直反对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根据两国领导人有关通过磋商谈判解决福岛核污染水问题的精神,中方同日方和相关国际组织前后进行了10多轮密集谈判和协商,经过不懈努力,达成今天发表的共识。我愿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中方坚决反对日方擅自启动排海,这一立场没有变化。中方同日方发表共识是为敦促日方切实履行国际法义务和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尽最大努力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负面影响,有效防范排海的潜在风险。我们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利益攸关国同中方一起严格监督日方履行承诺。

第二,由于现行相关国际机制的局限性,目前对排海开展的评估和监测是不全面的,缺乏透明度和可信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尤其是设立覆盖排海关键环节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其中,实施独立取样监测,才能得到全面、真实、有效的数据,确保排海风险可控。中日双方通过谈判已就此达成了一致,下一步还将讨论监测核素种类、检测方法等技术细节,实现全面、有效、可信的长期国际监测。

第三,如何妥善处置福岛核污染水,既是政治问题更是科学问题。中日双边共识为国际社会科学、有效、安全地处置核污染水打下了基础,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利益攸关国共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后续中方将会同国际社会特别是利益攸关国继续本着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同日方开展对话,敦促日方妥善处理涉及排海的关切。

第四,中方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输华,是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有关规定采取的紧急预防性临时措施,目的是为了全面防范风险,保护民众健康。采取这一措施有规可循,是中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实际体现。中日双方达成共识文件,并不意味着中方立即全面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中方将会继续以世贸组织和中国法律法规为遵循,以科学事实为准绳,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在有效参与相关监测活动、实施独立取样并确认结果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我们将与日方开展技术磋商,在中方提出的要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有关磋商结果和政策调整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