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4年11月23日国际频道

“我们跨越万里来相聚”(环球热点)

2024年11月23日 08:00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学生王一竣(左二)与智利民众合影。

受访者供图

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墨西哥籍学生欧善愉练习写毛笔字。

受访者供图

当地青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文日活动上展示汉服。

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摄

北京语言大学墨西哥籍学生斯蒂芬妮·阿里亚斯(右)在学习汉语。

受访者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拉美虽然远隔重洋,但友谊的纽带将彼此紧紧相连。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日益紧密、人文交流不断深化,中拉青年拥有更多互动往来的平台与机会。他们到访彼此的国家,分享各自的文化,在心与心的真诚交流中成为跨越山海的好朋友。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名中拉青年,听他们讲述互学互鉴的友好故事及对中拉友谊历久弥新的真切期待。

在走近彼此中增进理解

今年初,“丝路天涯”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赴阿根廷、智利专题调研支队的13名师生乘机飞行2万多公里,踏上拉美大陆,展开为期两周的调研与交流。

遥远的距离、语言的差异没有成为中拉民众走近彼此的阻碍。“在智利,我们参加了由中国驻智利大使馆与当地政府、机构共同举办的一场盛大的春节庆典,并精心策划了一个文化展位,展示来自中国的非遗工艺品、校园文创产品以及清华学生的乡村摄影作品。我们身着多彩的中国传统服饰,还有同学现场演奏琵琶,吸引许多当地民众前来合影,并参与我们设计的互动环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王欣钰说。更令她惊喜的是,那场庆典促成了一名智利青年与中国的一段美好故事——

作为参加庆典的一名观众,智利大学国际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卜睿哲对清华师生的文化展示印象深刻。巧的是,次日,卜睿哲在智利大学接待了来访的清华师生,大家有机会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当得知卜睿哲喜爱中国历史并专攻中拉关系研究后,带队的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向他发出邀请,欢迎他来中国学习。

大半年后,在王欣钰等清华学生的帮助下,这份邀约成真。9月,卜睿哲如愿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开启为期3个月的访学生活。“我的外祖父是一位外交官,在他写的一本有关国外旅行经历的书中,其中一次经历就是他到中国的旅程。”卜睿哲说,很高兴能和外祖父一样,有机会亲自探索中国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家。

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深入发展,越来越多中拉青年走近彼此,增进理解。许多像卜睿哲这样的拉美青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工作,感知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生活、结交中国朋友。

“过去,对我来说,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但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国家。来到中国后,我发现其实我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想象的要多。”墨西哥青年斯蒂芬妮·阿里亚斯说,在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学习的这几年间,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中文水平,也认识了许多同样对中国充满兴趣的其他国家青年。“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相聚中国,一起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打开理解中国文化的新窗口,并且互相分享认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不同视角。这是一段令人兴奋的经历。”

作为斯蒂芬妮·阿里亚斯的同学,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巴西籍学生卡比尔同样非常珍惜在中国的求学经历。“学习中文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我终于圆梦了!”

有关中国的美好图景更加具象

从陌生到了解,从好奇到喜爱,许多拉美青年走进中国,并逐步认识中国、读懂中国。

20岁的古巴青年马伯一来中国学习、生活已有5年时间,他在这里度过了高中时光,目前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来中国前,我不知道会经历什么。虽然此前对中国存有一些印象,但我认为不应该仅凭空洞的传言去评判一个国家。”马伯一说。

5年间,马伯一在广州、北京等多个城市生活。“我体验中国的美食、文化、音乐、语言、教育、风景等,就像一个空杯子被逐渐灌满水。这些经历让我真正地了解中国、喜欢中国。”马伯一说,如今,在他心中,中国已成为“第二个家”。

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墨西哥籍学生欧善愉将自己的中国之旅视作一趟“求证之行”。欧善愉曾在墨西哥的一家孔子学院在线学习中文,也因此对中国有了更多关注。

“之前,我就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充满钦佩。我听说中国在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还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惊人成就。”欧善愉说,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不仅印证了她此前对中国的认知,更拓展了她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中国在转型方面的能力、人民日益增长的自豪感以及在此生活所感受到的团结和安宁,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国,拉美青年怀揣浓厚兴趣,领略风物之盛,体验文化之美,感受发展之快,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前不久,卜睿哲和清华师生一起赴浙江丽水缙云进行乡村调研,还与当地村民一起参加民俗活动,沉浸式感受中国乡村的活力与魅力。“我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友善好客,像对待自己的同胞一样欢迎我们外国人。我去过的每一座城市都干净整洁,让人充满安全感。”卜睿哲说,近年来,智利人的日常生活与中国发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比如,许多智利人购买了中国品牌的汽车、电动自行车,也会经常去逛当地的中国商城。在来中国前,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幅关于中国的美好图景。而在中国学习生活的这两个多月里,他经历的一切让脑海中那幅美好的中国图景更加具象。

钦佩中国扛起了这个历史责任

近年来,同为全球南方国家,中国和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努力实现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中拉青年广泛共鸣。

近日,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方提出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等建议。在巴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中方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

“中国的倡议有助于国际社会破解难题、深入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欧善愉认为,目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个别国家采取保护主义立场,抑制了基于竞争的自由贸易规则。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创造了对话和合作平台,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和合作,“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起手来,努力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

“这些国际合作机制有利于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很多重大挑战。中国倡议让一些欠发达国家也有机会与全球市场连接。我十分钦佩中国携手各国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了这个历史责任。”马伯一说。

在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中,涉及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多项措施。近日,中巴一致同意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目前,中国已与大多数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中巴同意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巴西籍学生孟力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途径。“这项倡议有助于促进相互合作、信任和理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丝路聚天涯,万里通民心。在拉美对多家中资企业的参访调研,让我深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意义深远,它促进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发展与民生改善,也有助于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衷心希望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一步加强团结协作、深化互联互通,实现共同繁荣。”王欣钰说。

“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

2014年,中国提出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1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展望未来,中拉青年纷纷表示将勇担历史责任,做中拉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友好合作的推动者和建设者。

“我们跨越万里来相聚,拉美人民的热情比头顶的烈日还要滚烫。”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本科生王一竣回忆今年初的拉美之旅,深感中华文化在海外拥有巨大吸引力和广泛影响力。看到很多当地人做起针灸按摩、提笔蘸墨写字,她对“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句话有了更深认识。王一竣表示,今后将更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以青年视角向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各国民众创新讲好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进民心相通。

卡比尔认为,拉中之间持续加强文化和科技交流,像共同举办体育赛事、电影节,为拉中优秀学生提供深造机会、研究项目等,这些都有助于拉中提升传统友谊、深化合作。

“了解彼此的文化、历史和观点对于建立信任和相互尊重至关重要。”马伯一认为,实现拉中青年相互了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文化交流,加强语言学习、开展学生交流计划、围绕气候变化及技术创新等全球议题进行合作研究等,都是可行办法。

作为在中国留学的巴西青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巴西籍学生杨嘉怡经常在中国和巴西的社交媒体上发声,双向讲述两国的故事,传播共同发展理念。她建议搭建更多青年人的交流平台,为中国和巴西乃至拉美青年的文化互鉴、交流学习提供更多机会。

“青年是未来。只要拉中青年团结一致,共同发声,在各自专业领域发光发热,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携手铸造更美好的世界。”杨嘉怡说。

(白音特格希、钟沁蕊、周景、陈宇澄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23日 第 05 版)

携手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国际论坛)

2024年11月23日 08:00

  面对多重挑战,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应展现团结合作精神,在应对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今年峰会以“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为主题,展现了应对当前世界所面临的突出挑战的良好愿望,推动二十国集团为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全球发展做出新的努力。

  近年来,个别国家为维护自身发展优势大搞保护主义,在经贸、科技等领域推行歧视性、排他性做法,给全球自由贸易制造诸多障碍。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面对多重挑战,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应展现团结合作精神,在应对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各成员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推动实现更加强劲、包容、可持续的发展。

  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对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至关重要。当前,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加均衡合理。正是得益于巴西、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积极发挥作用,二十国集团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对完善全球治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始终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主张各方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多年来,中国努力推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中国全力支持巴西作为今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的工作,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取得成功。巴西和中国同为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成员,两国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影响。两国在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中保持沟通协调,共同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气候变化等议题上的权益,共同为和平解决热点问题发声。今年9月,由巴西和中国共同主持的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凝聚共识。

  回顾巴中关系50年历史,两国携手为推动世界多极化、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两国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拓展了空间,双方积累的发展经验为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带来启示。当前,巴西正与中国一起努力,推动将发展议题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将为全球南方团结自强、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凝聚发展共识 完善全球治理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3日 08:00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近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关于“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同世界分享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在峰会第二阶段会议关于“全球治理机构改革”议题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设合作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建设稳定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贸易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数字治理,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生态治理,建设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五点主张。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解决全球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完善全球治理提供重要理念指引,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进一步凝聚共识和力量,彰显中国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也是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

  推动全球发展 助力摆脱贫困

  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各国应该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从杭州到里约热内卢,我们都致力于同一个目标,即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

  中国2016年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时,首次将发展议题放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中心位置。本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决定加入“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巴西外交部长毛罗·维埃拉表示,“抗击饥饿与贫困”是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至关重要。

  “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社会有必要汲取中国的成功经验。”南非外交学会会长、南非《外交》杂志主编克里坦·巴哈纳表示,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脱贫,还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助力其他国家减贫,充分表明中国坚持普惠包容,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为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不仅在自身减贫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也积极致力于推动全球减贫进程。”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表示,中国关注全球发展问题,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八项行动聚焦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繁荣贡献了中国方案。

  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问题专家塞巴斯蒂安·佩里莫尼表示,中方提出的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不仅将为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提供支持,也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创造新机遇。佩里莫尼以中国在非洲开展的一系列社会项目为例表示,中国以实际举措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向世界展示了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实践路径。

  共享发展机遇 携手实现现代化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是发展中国家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愿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

  从共同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到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再到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包容,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在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印度尼西亚佩尔马塔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乔苏亚·帕尔代德表示,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种渠道满足发展中国家融资需求,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增长不平衡问题,支持欠发达国家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丁美洲及加勒比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维罗尼卡·吉奥达诺表示,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承担起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促进世界发展繁荣的历史责任。

  “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是本次峰会的主题。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挑战,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一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领域国际合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巴西中国商贸文化发展合作协会会长马里奥·埃斯特雷拉表示,中国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可持续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为世界提供了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全球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戈登商业科学研究所高级管理人员法尔哈娜·帕鲁克表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把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理念转化为现实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在非洲、拉美、中东等地区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建设生态友好型基础设施,同时引领数字化产业等创新经济发展,“中国一直是携手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转型的践行者”。

  “当今世界正处于绿色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正在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积极力量。”意大利金砖国家研究会副主席亚历山德罗·比安奇表示,中国在许多国家投资的项目都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并输出绿色技术,积极推动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建设公正世界 推动历史进步

  习近平主席指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已经走过16年历程。”“站在新的起点上,二十国集团应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做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从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到推动弥合南北“数字鸿沟”,再到推进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中国一直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贡献力量。

  土耳其爱国党主席佩林切克表示,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推进全球治理机构改革,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推动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所体现的平等互惠、人文关怀,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繁荣发展。

  “全球治理改革旨在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体系,让全球决策更好地反映不同国家的多样性和需求,特别是在国际机构中代表性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巴西里约大都会研究所执行秘书西奥·舒克对记者表示,巴西和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是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全球金融治理等的重要倡导者,将助力全球发展更公平地惠及更多国家。

  佩里莫尼表示,中国倡导走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玛尔塔·费尔南德斯表示,以中国和巴西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国家是推动世界和平进程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国家可以继续加强在多边平台上的合作,持续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建设更加和平与公正的世界。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从里约热内卢再出发,中方将继续同各方一道努力,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

  (本报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巴黎、约翰内斯堡、罗马、墨西哥城、伊斯坦布尔11月22日电 记者时元皓、许海林、陈海琪、曹师韵、许放、尚凯元、邹松、谢亚宏、谢佳宁、沈钧)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3日 08:00

  本报南宁11月22日电 (记者李维俊)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论坛22日在广西南宁开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丁仲礼出席论坛并强调,希望广大中国留学人员将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与丝路精神有机结合,努力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推动科技创新的贡献者、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欧美同学会将进一步发挥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作用。

  论坛以“民心相通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主旨演讲和3个平行论坛。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商学界代表等150余人参加。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会见董军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3日 08:00

  新华社万象11月22日电 (记者赵旭、马淮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22日在万象会见到访的中国国防部长董军。

  通伦请董军转达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他表示,老中友好牢不可破,两军要继续加强战略沟通,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董军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对通伦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他说,中方愿与老方一道,以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指引,不断深化两军务实合作,推动两军关系深入发展。

  同日,董军与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占沙蒙举行会谈,并参访老军103医院。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中美循环经济专家对话机制发布研究成果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3日 08:00

  据新华社巴库11月22日电 (记者安晓萌、钟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20日举行“循环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外实践”主题边会,中外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就循环经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实践展开交流探讨。

  活动期间,《中美循环经济专家联合研究报告(2024)》等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首次亮相,旨在助力循环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目标实现。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副特使里克·杜克说,循环经济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是美中两国共同关心的领域。借助早些时候就应对气候危机设立的对话机制,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助力本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增进百姓福祉。

  中美两国2023年11月决定启动气候行动工作组,并将循环经济列为工作领域之一。2024年8月,中美气候行动工作组循环经济专题小组启动中美循环经济专家对话。在这一对话机制下,两国专家围绕塑料制品生态设计、再制造、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等议题开展联合研究。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第十二届中欧论坛聚焦中欧关系发展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3日 08:00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21日电 (记者丁英华)第十二届中欧论坛2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本届论坛以明年中欧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探讨在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下,如何持续推进中欧关系发展。与会者强调,中欧应该坚持伙伴定位,深化务实合作,共促全球稳定。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来宾发言积极。欧洲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格哈德·斯塔尔说,欧中需要更紧密的合作,共同反对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携手构建高效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英国智库第三代环保主义研究所欧中气候外交政策顾问安热琳·桑泽表示,欧盟在绿色转型中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同时也能够为中国产业技术提供广阔市场空间,欧中需深化合作。

  此次论坛由中国驻欧盟使团与欧洲知名智库“欧洲之友”共同举办,中欧政商学界代表近500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会。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希望巴西葡萄酒得到更多中国消费者青睐”

2024年11月23日 08:00

  巴西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州的本图贡萨尔维斯小镇被群山环绕,位于小镇附近的米奥罗酒庄,绿意盎然的葡萄园一望无垠(见图,本报记者周輖摄)。米奥罗葡萄酒集团出口经理卢西奥·莫塔走到一株葡萄藤前,一边轻轻捧起果实查看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在巴西4个优质产区拥有近1000公顷的葡萄园,每年可生产约1000万升不同类型的葡萄酒。”

  成立于1989年的米奥罗葡萄酒集团是巴西最大的葡萄酒企业。这家企业所在的本图贡萨尔维斯出产的葡萄酒占整个巴西的近85%,这个美丽小镇因此享有“巴西葡萄酒之都”的美誉,在总面积不到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700多个酒庄。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米奥罗把目光投向了中国。2010年,米奥罗开始向中国出口,成为第一批向中国出口葡萄酒的巴西企业之一。

  在米奥罗酒庄工厂的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对一款销往中国的葡萄酒进行最后的包装。“在中国合作伙伴的推介宣传下,米奥罗葡萄酒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了解并喜爱。”莫塔说。

  米奥罗参加了不久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巴西食品展台,米奥罗带来了不同的葡萄酒产品,吸引许多观众询问和品尝。“我们的葡萄酒、起泡酒产品都很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米奥罗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上海科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周恩说,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开始,米奥罗每年都参加这一国际盛会,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中国始终是我们最主要也是最重视的出口目的地之一。”米奥罗首席执行官阿德里亚诺·米奥罗表示,为了让产品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和口味,企业在产品研发上花了很大功夫。未来,米奥罗计划将产品销往中国更多城市,并计划在中国开设线下体验店。

  除进博会外,米奥罗还积极参加广交会、消博会等中国重要展会。莫塔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许多外国食品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相信中国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在米奥罗酒庄的葡萄园一隅,写着葡萄牙文“中国”一词的挂牌十分醒目。“这里是我们的试验田。我们尝试种植从中国引进的葡萄品种,记录并研究相关数据。”莫塔表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用来自中国的葡萄品种酿酒,“希望巴西葡萄酒得到更多中国消费者青睐”。

  巴西有句谚语:“友谊就像葡萄酒一样,时间越久越好。”莫塔拿起酒杯说:“巴西和中国关系紧密,两国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让我们为巴中友谊干杯!”

  (本报记者白紫微对本文亦有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外交部: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至38国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3日 08:00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赵益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此外,中方还决定进一步优化免签政策,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入境事由,将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15日延长至30日。”林剑表示,自2024年11月30日起,包括上述9国在内的38个免签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中韩双方将交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3日 08:00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李龙伊、张乐萌)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韩方将于11月28日向中方移交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中韩双方遵循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从2014年至2023年已连续10次成功交接93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实施的第十一次交接,中韩双方将为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继续合作。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日本政府拟推39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2日 08:00

新华社东京11月22日电(记者刘春燕 欧阳迪娜)日本政府22日举行临时内阁会议,决定推出规模达39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54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

相关政府公报显示,经济刺激计划以提振日本经济和地方经济增长、克服高通胀等为主要内容。据日媒报道,其中提振经济增长方面将投入约19.1万亿日元,既有财政投融资,也包括民间配套投资;抗通胀方面将投入约12.7万亿日元,包括向低收入家庭发放补贴、重启电费及燃气费补助等措施;另外,能登半岛震后重建等方面投入共计约7.2万亿日元。

报道说,日本政府将通过特别预算、补充预算等安排财政开支21.9万亿日元,其中13.9万亿日元将通过编制补充预算来安排。为此,政府将尽快编制本财年补充预算,并提交将于月底召开的临时国会审议。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会见董军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2日 08:00

新华社万象11月22日电(记者赵旭 马淮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22日在万象会见到访的中国国防部长董军。

通伦请董军转达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他表示,老中友好牢不可破,两军要继续加强战略沟通,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董军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对通伦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他说,中方愿与老方一道,以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指引,不断深化两军务实合作,推动两军关系深入发展。

同日,董军与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占沙蒙举行会谈,并参访老军103医院。

昨天 — 2024年11月22日国际频道

外交部: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至38国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2日 08:00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曹嘉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此外,中方还决定进一步优化免签政策,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入境事由,将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15日延长至30日。”林剑表示,自2024年11月30日起,包括上述9国在内的38个免签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众行致远 | 国际观察:中国主张成为G20峰会的一抹亮色

作者 徐飞彪
2024年11月22日 08:00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万众瞩目中已落下帷幕。在多方努力下,峰会克服种种分歧,形成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

中国全力支持和配合巴西承办本次峰会,为峰会的成功举办作出积极贡献。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包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支持非洲发展、支持减贫和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同有关各方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支持二十国集团开展造福“全球南方”的务实合作、落实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行动计划”、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等。中国倡导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成为本次峰会的一抹亮色。

本次峰会的成果之一是成立“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本届G20峰会将“抗击饥饿与贫困”列为优先、核心议题,这在G20历史上尚属首次。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地区冲突、保护主义等连番冲击下,全球饥饿与贫困问题重趋恶化,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挨饿人口上升至7.33亿人,已经严重制约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峰会批准的“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是G20的机制创新,其目的是动员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多边开发银行、研究机构等,携手用好各种金融和知识资源,以解决全球的饥饿和贫困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峰会明确反对气候单边主义和新型绿色保护主义,批准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动员任务组”(TF-CLIMA)和“生物经济倡议”。此外,峰会建议大幅、快速提升气候融资规模至万亿美元级别,支持在阿塞拜疆召开的COP29达成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呼吁在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现有规模的3倍、全球平均能源利用效率增至现有水平的2倍。

在全球治理改革领域,峰会取得不少新共识。联合国改革方面,要求加强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建设和平委员会的作用,改进秘书处并使其更具地域代表性,推进安理会扩容及其工作方式的改革,增加非洲、亚太、拉美及加勒比等代表性不足和未被代表的区域代表。国际金融机构方面,要求提升发展中国家地位,落实世界银行的改革路线图及股权审议,增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非洲席位,制定IMF份额调整新方案,推出IMF份额新公式。贸易方面,对维护世界贸易组织(WTO)地位,支持WTO进行改革,要求2024年之前建立各方可用、运转良好的争端解决机制。人工智能方面,确认技术向善、造福人类、以人为本、利于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并决定在2025年设立人工智能任务组。

在G20自身合作机制方面,本届峰会取得的成果尤为显著。其中重要举措之一是大幅提升了民间组织和非政府机构的地位,增大了民众在G20活动的参与和作用。一方面,巴西在现有工商领导人峰会(B20)、青年峰会(Y20)、妇女峰会(W20)等基础上,创建了海洋峰会(O20),目的是在该领域汇聚和发出相关非政府组织、私人组织、土著居民、科学家、传统社区等民间声音。另一方面,将现有上述机制进行了融合 ,创建了“G20社会峰会”。巴西召集60余国的民间代表和社会组织,举行社会层面的“峰会”,以汇聚民间代表的声音及诉求,提交G20元首峰会参考使用,从而充分突出G20会议的“人民性”。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金砖暨G20中心主任)

第七届中英经贸论坛在伦敦成功举办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2日 08:00

人民网伦敦11月21日电 (许立群、徐量) 以“智见机遇,共启新篇”为主题的第七届中英经贸论坛于11月21日在伦敦成功举办,吸引了近400位来自中英两国的政要、工商界精英、金融专家及科技创新领域的代表齐聚一堂,探讨在当前国际经济大环境下以及英国政府换届后中英经贸关系发展的新机遇。

第七届中英经贸论坛在伦敦举办 吴若鸣摄

第七届中英经贸论坛在伦敦举办 吴若鸣摄

把握新机遇 合作开新局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在活动上发表了以“把握新机遇 合作开新局”的主旨演讲。郑泽光在演讲中说,中国坚持改革驱动发展,坚持创新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合作发展,坚持共享共赢发展,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近期两国领导人就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和下阶段双方要采取的行动达成了重要共识。我们愿与英方相向而行,密切合作,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双方对话、交流与合作。

郑泽光指出,中英两国作为多边体系的倡导者和受益者,应该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经贸合作一直是中英关系的稳定锚和推进器,在构建健康稳定的中英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英应重启两国在经济财金、贸易等各领域的对话,在贸易投资、清洁能源、金融服务、医疗民生等领域进行务实合作,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新的合作机会。他最后强调,两国政府应携手合作,共同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推动双方发展战略对接和市场互联互通。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发表主旨演讲 吴若鸣摄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发表主旨演讲 吴若鸣摄

加强建设性对话 共促英中繁荣

英国商务和贸易部投资大臣波比·古斯塔夫森在演讲中多次提到英中两国元首会晤释放的积极信息,以及对英中合作成果的充分肯定、对深化对话与合作的期望。她表示,中国是英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英中经贸关系在促进双方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透露,明年英中两国将展开更多高层对话,以推动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

古斯塔夫森介绍,根据英国目前的工业战略“投资2035”,将为先进制造业、清洁能源、创意产业,以及专业和商业服务等八个增长驱动的重点行业提供支持,推动在这些领域的进一步投资,为企业提振信心。

英国商务和贸易部投资大臣波比·古斯塔夫森发表主旨演讲 吴若鸣摄

英国商务和贸易部投资大臣波比·古斯塔夫森发表主旨演讲 吴若鸣摄

在英中资企业发展稳步向前

英国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在讲话中指出,英国中国商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英两国在经贸领域的深入交流,商会各会员公司的努力也是为了支持英国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最新数据显示在英国的970家中资公司无论是在提供就业岗位,还是创造经济效益方面,都为英国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

方文建表示,从2021年至今,在英中资企业已有半数选择将扩展业务至英国各地,另有92%的中国企业预期未来两年的收入将保持稳定或实现增长,凸显出中英关系在商业领域的深厚基础以及企业在推动潜力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天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金融赋能全球经济增长,共同探索中英合作新机遇”以及“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共塑科技时代新未来”展开深入讨论,从金融和科技的视角,为中英两国企业合作与发展提供实践性指导,促进双方对相关领域发展潜力和新政策的理解,探索中英双方合作新机遇。

中英各界嘉宾纷纷表示,本届论坛不仅为中英两国企业及投资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更为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与交流搭建了桥梁,对于加强中英经贸关系具有深远意义。

英国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发表讲话 吴若鸣摄

英国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方文建发表讲话 吴若鸣摄

七大奖项揭晓 表彰一批在英中资企业

当天论坛还举办第二届英国中国商会商业成就奖颁奖典礼,本届商业成就奖共设七大奖项,表彰一批在促进中英贸易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中国石油国际事业(伦敦)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荣获中英经贸合作奖;中海油欧洲石油有限公司、复星集团获得最佳投资英国奖;名爵汽车英国公司、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有限公司等荣获最佳业务增长奖;海尔英国电器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等4家公司荣获最佳可持续发展奖;中国移动国际英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欧洲)有限公司等荣获最佳科技创新奖;人民网英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伦敦分行等4家公司荣获最佳社会责任奖;伦敦氢能枢纽荣获最佳投资中国奖。

本次论坛由英国中国商会主办,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英国国际贸易部特别支持,还得到了伦敦金融城、英中贸易协会、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获奖企业代表上台领奖 吴若鸣摄

获奖企业代表上台领奖 吴若鸣摄

中希电力领域合作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2日 08:00

人民网罗马11月21日电(记者郑彬)日前,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国网国际比利时公司与希腊国家电网公司(IPTO)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将获得希腊克里特岛直流联网项目公司20%的股权。签约仪式当天,中国驻希腊大使方遒、希腊环境与能源部秘书长艾瓦利奥蒂斯、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金炜等出席。

方遒在发言中表示,该项目是中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新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将实现中希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艾瓦利奥蒂斯则表示,该项目可提高希腊安全稳定供电水平,是中国企业支持希腊能源电力发展的实际行动体现。

金炜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将持续发挥电网技术和运营管理优势,支持IPTO加快电网发展,推动希腊电网现代化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服务希腊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中希能源电力合作、助力希腊打造东南欧能源枢纽做出积极贡献。

据悉,该项目采用±5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实现希腊第一大岛——克里特岛与欧洲大陆强联网,成为希腊与周边国家联网的主通道,对希腊打造东南欧能源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郑泽光:中方支持扩大中英双边贸易投资

作者 人民网
2024年11月22日 08:00

人民网伦敦11月21日电 (许立群、徐量)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在11月21日召开的第七届中英经贸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经贸合作一直是中英关系的稳定锚和推进器,应重启两国在经济财金、贸易等各领域对话,在贸易投资、清洁能源、金融服务、医疗民生等领域进行务实合作。

郑泽光在致辞中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国都面临地缘政治动荡、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所有负责任的国家都应携起手来,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贸易体系,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推动国际和平与合作。

郑泽光指出,上个月英国工党政府推出的第一份财政预算案,以及近期中国也相继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都凸显出双方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将继续做好坚持改革驱动发展、坚持创新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合作发展以及坚持共享共赢发展。中英两国领导人日前就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和下阶段双方要采取的行动达成了重要共识。中方愿与英方相向而行,密切合作,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双方对话、交流与合作。

郑泽光表示,经贸合作一直是中英关系的稳定锚和推进器,在构建健康稳定的中英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香港在内,中英双边贸易额已连续多年突破1100亿英镑,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300亿英镑。中英两国都是多边体系的倡导者和受益者,应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抵制国际体系碎片化。应重启两国在经济财金、贸易等各领域对话,在贸易投资、清洁能源、金融服务、医疗民生等领域进行务实合作,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新的合作机会。

郑泽光最后强调,两国政府应携手合作,共同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推动双方发展战略对接和市场互联互通。他希望两国工商界抢抓机遇,共同开创中英经贸合作新局面,为推动中英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