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澎湃新闻宣布启动全新一轮内容发展战略

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今日(9月14日)在创新发展大会上正式宣布启动全新一轮内容发展战略。澎湃全新内容战略是对已锚定十年之久“专注时政与思想”战略的再深化,为实现主流媒体更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媒体融合开启下一个十年周期的当下面向未来发展提出的“内容总蓝图”。

这一全新内容战略由四大板块组成:

让时政更具知见性。关注重要议题强化报道中的大局和整体思维,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并让公众可感可及。全新升级时政观察板块,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出《新引擎》启动新一轮中国经济大调研;“时政湃”让短视频讲时政;“理解城市2.0”全面赋能城市IP塑造,让城市被重新发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计划”着力增强基层媒介素养。

让服务更具连接性。重磅推出“服务湃”超级公众互动平台,设置问政、建言、投诉、求助、报料等多重功能,为用户发声建言授权,为公众急难愁盼纾困,肩起集民意、解民忧的媒体责任。

让监督更具建设性。已升级再造的“湃调查”、“湃现场”、“眼界”等舆论监督新品牌,紧扣国家重大议题、公众痛点顽疾,回到现场直抵关键,明查、暗访、探因、献策,实现从发现“硬问题”到推动“根治理”的全程关注。

让深度更具公共性。十周年之际焕新上线的“深度”频道下设涵盖新闻特稿、独家调查、监督报道在内的优质深度报道;兼具新锐与见识的思想专栏、评论文章;语态升级的创新内容产品播客、可视化报道、微纪录片、非虚构写作;聚焦垂直领域、重大公共议题的解困式深度报道。

澎湃全新内容战略不仅是主流媒体内容建设与平台建设的融会与贯通,更是在“内容为王”与“技术为先”两大理念之间构筑了新的“桥梁”与“轨道”。

它将是一次“媒介再中心化”的探索之旅,也是一次“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探路之旅;更是主流媒体主动融入数字新闻业多元行动者网络的一次实践之旅。致力于将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与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一起汇聚成河,奔涌向前。

💾

新华时评:对群众利益“近视”“耳聋”,就是庸懒无为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老百姓关心什么,改革就推进什么。就业、社保、求医、入学……这些都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拖延不得,更不能推诿扯皮。

然而,从一些地方通报的形式主义典型案例看,有的是明明自己能办该办的事,非要让群众去不相干的部门反复跑腿;有的回复群众来信搞程式化,千篇一律,完全靠“复制粘贴”糊弄群众;有的干脆躲着群众走,不敢听取群众诉求,怕麻烦上身……

遇事推诿、办事拖沓、敷衍塞责,这是形式主义的鬼魅,是懒政怠政,这种脱离群众、对群众利益的冷漠与无视,根上是心中没有群众、忘了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首先是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面对群众诉求,不能选择性“近视”“耳聋”,应该不畏难、不回避,动真格、敢碰硬。

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漠视群众利益行为列出负面清单,作出处分规定。党员干部要以更加严实的作风、真诚的态度,以党规党纪为尺、用心为民办事为度,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进一步鲜明树立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

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要坚持以改革精神破除顽瘴痼疾,以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好保障好群众利益。持续深化整治庸懒无为的形式主义,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对不担当慢作为、工作推托、效率低下“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实把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上来。

💾

人民日报评论:遵从社会时钟与寻找人生旷野,是两难问题么?

前不久,53岁的妈妈和女儿一同硕士毕业的消息吸引了许多关注,女儿一句“人生是旷野,这一步妈妈走了31年”,令不少人心有戚戚。与之对照,一则“大厂裸辞员工重返职场”的消息,则给想要“出走”的人们浇了盆冷水。旷野无疑令人神往,无数现实事例又表明,一时兴起“重启人生”、追求自我的路可能没那么好走。对于大多数行驶在轨道上的我们,如何安放内心的“旷野”?

心理学家曾提出“社会时钟”的概念:何时求学、何时就业、何时结婚生子……我们的人生往往被一张规定性时间表所约束着,仿佛每个时间节点都有着标准模板。遵从社会时钟,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求大多数人认同、寻求社会主流资源支持的过程。客观而言,社会时钟有其积极的一面。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选择走按部就班的“大道”,是获取确定性与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有人说,当代人的一生是“关键的一生”,每一刻都容不得半点差池。循规蹈矩,在既定的轨道上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小心翼翼地前行,如同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周而复始。社会时钟的负面效应,莫过于同质化的乏味、同侪竞争的焦虑。当个体“弹簧”压上愈来愈重的砝码,逃离的动能也在积蓄。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诗和远方的田野”,再到“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那些文艺腔十足的网络热梗,戳中了不少人的心事。人生海海,天地广阔,总有那么一些瞬间,心中会泛起打破惯常、跃向旷野的冲动。

游客在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景区观光拍照。图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只是,对于成年人来说,看问题、做事情免不了瞻前顾后,追求自我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毕竟,打破社会时钟,充满不确定性,结果未必尽如人意。满心欢喜地闯入一片新领域,会不会只是一条功利而拥挤的新轨道?心向往之的旷野,有时何尝不是另一座围城?揭开旷野的粗粝真相,其符号化意义逐渐消解。毕竟,节奏日趋加速的时代,留给“离经叛道”者的试错空间相对有限。前段时间,有企业人事声称,空窗期超过半年的求职者一概不予考虑,引起广泛争议。职场歧视不应存在,但其后果实实在在需要个体承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生活急转弯之前,谁的内心不被拷问:放不放得下沉没成本?能不能负担试错成本?

总体上,“旷野”不一定指向实际行动,也概括不了客观现实,而更多代表一种美好念想。那是无尽的可能,是恣意的姿态。当人生早早定型,一眼看到头;当内卷大潮裹挟,倦怠感袭来,我们需要一个出口、渴望一次释放。不过,站在真正的分岔路口,无论是潇洒转身奔向远方,还是脚踏实地经营当下,首先应是充分理性的。告别人云亦云,倾听内心的声音,权衡所能承受的成本,做出的改变哪怕不那么尽善尽美,也足以无愧于心。

在德国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笔下,世界正呈现出“加速社会”的图景: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迁、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的结构化时间发生异化,年龄危机、职业焦虑等随之而来。诚然,社会时钟滴答作响,驱使着人们步履匆匆。但纵然如此,一个健康的社会,也应该容许各种可能性。而作为个体,最难也最为可贵的,便是永远积极、永远渴望。

💾

光明日报:“上门体育课”,体育锻炼的新方式?

体育课也可以像点外卖一样,家长网上下单,老师带着体育器材上门提供定制化服务?据媒体报道,武汉正兴起的“上门体育课”,受到一些家长的欢迎。很多网友也对这种新鲜事物表示感兴趣,“挺方便的,想试试”。

教练带学生在小区做徒手蹲练习。

比起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和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体育运动服务,“上门体育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来,对于很多双职工家庭来说,老师带着器材上门,带着孩子在小区和附近公园进行体育训练,既灵活、方便又解决了家长的接送难题。二来,随着整个社会对体育的重视,以及体育被纳入中高考的情况,家长们对孩子的日常体育训练越发关注。仅靠学校的体育课,一些孩子囿于个体学习及体能差异难以跟上或达到较好效果,而“上门体育课”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而且,“上门体育课”有一对一和团课两种形式可选,也较好地兼顾了训练效果和性价比。

当然,人们也难免关注这种“上门体育课”的合法合规性问题。尤其是,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上门体育课”如何保证教学的安全?要知道,体育课与其他文化类、艺术类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孩子们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磕碰、擦伤等情况。在强调效果的同时,如何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

2021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的《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规定执教人员应持有以下至少一种证书: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颁发的体育技能等级证书、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人才评价机构颁发的体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经省级(含)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关证书。换句话说,“上门体育课”有规可循,但执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上门教练正在小区广场对学生进行敏捷梯训练。

据了解,目前提供“上门体育课”服务的主要有两种主体,一是已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持有培训许可证的体育培训机构,二是个人教练。体育培训机构在招聘教练时,不仅会按规定要求持有相关证书,有些还会要求有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验;在提供服务时,会与家长签署合同,并对上课进行全程视频记录,教练也会携带药箱或急救包。可见,这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规范的模式。武汉市体育局工作人员也表示,从安全性、训练效果及维权等角度看,建议家长优先选择体育培训机构提供的“上门体育课”。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个人教练模式就不值得肯定和推广,且因为监管难度大,更要严格规范其生存发展,保障学生及家长权益。

“上门体育课”的出现,也对社区和社会公共体育设施的配备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一些小区和公园缺少专业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导致部分体育项目无法开展。对此,一方面要有“增量”,根据居民需求酌情开辟新场地、添置新设施;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盘活“存量”,比如很多地方如今都对外开放大中小学的体育设施等,这些措施需要得到进一步落实,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总之,“上门体育课”作为对传统体育课的补充,它产生于现实需求,值得鼓励和尝试。确保“上门体育课”的安全、便利、有效、优质,还需要各方共同呵护和努力。

💾

44人因假赌黑被终身禁业,媒体:重塑公信力从干净足球踢起

9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安部在大连足球青训基地召开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专项整治发布会。据通报,公安机关已对83名涉案球员、裁判员、教练员、俱乐部管理人员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已有44名涉案足球从业人员被法院依法作出判决,34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金敬道等43人被终身“禁足”,巴合江·吾尔满等17人被“禁足”5年。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将积极会同公安部严肃整治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问题,坚决刹住“假赌黑”泛滥势头。

如此众多的职业球员参与赌球、踢假球,其中包括原国足队员,令人愤怒,也令人痛心。据通报,2022年以来,公安部侦破相关赌球、假球专案,整体谋划打击网络赌球、操控比赛、行受贿赂等违法犯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8人,打掉网络赌博团伙12个,查实涉嫌赌球、假球比赛120场,涉及中超、中甲、中乙、足协杯、女超等足球联赛,先后涉案的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球队共41支。造假的手法和场上的脚法一样臭不可闻,联赛各个层级、男足女足都有蛀虫充斥其间。这样的中国足球怎么可能踢出水平、踢出精气神、踢出令球迷满意的成绩?

足球比赛,比拼的是硬实力,也是过硬的作风与品格。中国足球必须走正道,是职业底线,也是球迷期待。多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多次点名中国足球的种种乱象并出台相关举措,中国足协也有专门的纪律委员会和内部监察机制。近几年的足球反腐取得了成效,但中国足球离公众心中的要求仍有极大差距。金敬道、郭田雨是山东泰山的青训精英,更是足坛的希望之星,被球迷寄予厚望,可他们竟然靠球吃球、赌球卖球;老将汪嵩自称不踢假球,背地里仍然卖球;原杭州绿城队球员沈刘曦,2013年已被处以终身禁止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活动的处罚,仍不知悔改,一错再错……如此无法无天,说白了,就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赌球的利益比踢球的收入多,谁还愿意认真训练比赛?

足球可以商业化、市场化,但不能染上铜臭气、造假风,不能让球迷的感情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重塑公信力,就必须根除“假赌黑”,先从干净足球踢起。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假赌黑”问题严重违背体育精神,严重破坏足球行业秩序,严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期待,是侵蚀足球事业健康肌体的“毒瘤”,是阻碍足球振兴发展的“拦路虎”。把每一个涉假球赌球的球员、教练员、腐败官员罚出场外,就是为了刹住踢假球挣黑钱的风气,就是为了扭转中国足球摆烂的势头,就是为了刮骨疗毒,重整旗鼓,让球员全力去拼以后的每一场比赛。让所有的足球从业者明白,球场上可以暂时技不如人,但必须拼出中国人的志气、勇气和底气!

知耻近乎勇,不知耻即无耻。前几日,国足0比7惨负日本令无数球迷愤慨。今晚,世预赛继续开打,国足将在主场对阵沙特。赛前国足球员王大雷表示:“不让全国人民再次失望,把精气神踢出来。”比赛即将开始,球就在脚下,就看他们怎么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