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江河冰源|澎湃冰川保护报道三年记: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冰川?

“1990年–2020年间,全球因冰湖扩张而滞留的冰川融水达到117.1km³±31.5km³,相当于0.3mm的海平面上升水量。”

“2017年至2022年间,岗陇加玛冰川的消融速率显著加快。”

“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对区域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循环的影响不容忽视。”

“山地冰川如同一个个‘烟囱’正在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

……

过去两个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关于冰川的研究陆续出炉。这些触目惊心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冰川退缩现象日益严重,冰川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而具体。

今年是澎湃新闻持续关注冰川保护报道的第三个年头。8月中旬,长江源冰冻圈水文与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在唐古拉山中段的冬克玛底冰川开展。澎湃新闻记者廖艳、张兆亿跟随科考队的步伐,一同登上长江源区的冬克玛底冰川,记录此次科考过程。

祁连山中麓摆浪河21号冰川  澎湃新闻 图

2022年,澎湃新闻记者何沛芸、廖艳跟随科考队去了祁连山摆浪河21号冰川,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即便在夜晚,那里的冰川也在消融;2023年4月-5月,澎湃新闻记者王选辉、邹桥、廖艳跟随科考队登上了珠峰海拔6500米处的东绒布冰川,记录了高海拔极寒条件下艰苦的科考全程;同时,澎湃新闻另一组记者薛莎莎、朱轩、胥辉也跟随科考队,登上海拔4200米的新疆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天山1号冰川”)。

刊发后的冰川保护系列报道引起许多共鸣式讨论。学界尤其是冰冻圈研究者称,这些样态丰富、视角多元的一线报道将艰辛又少为人知的科考研究通俗易懂地呈现给公众,有助于引起全社会对冰川保护的关注、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同时,这些持续的记录报道资料也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一份份历史底稿。

三年持续关注,记录和呼吁冰川保护

时间回到三年前。

2022年8月,全球经历了60年来最热的夏天。升温已是世界范围内公众最关注及面临的最为紧迫的气候问题之一。

冰川被称为气候变化的哨兵。次月,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称: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考团队前往祁连山,记录科考团队在摆浪河21号冰川开展的监测工作。

摆浪河21号冰川位于祁连山北麓中段,是典型的小型低纬度山地冰川。我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冰川最发育的国家之一,在西部隆起的高山区,有更多的小型冰川面临着和摆浪河21号相似的挑战。

那时,祁连山每10年升温幅度接近0.3摄氏度,冰川消融加速,其正处于全面退缩状况。如果不通过保护来减缓冰川的消融速度,专家预计,2100年这座小型冰川将从人类的视野永远消失。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午后气温不断上升,冰川融化产生的水滴也越发紧密。在海拔4500米的祁连山摆浪河21号冰川,按照研究者们的监测数据,这里夜晚温度有时都在零摄氏度以上。

珠峰中绒布冰川冰塔林大幅度退缩  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摄

这意味着,即便在夜晚,祁连山摆浪河21号冰川也在慢慢消融。

以2022年的热浪、2023年的高温干旱为背景,基于实测数据及再分析资料,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记祖、杜文涛研究团队研究发现,2022年至2023年祁连山摆浪河冰川物质平衡是自1990年以来近70年亏损最严重的,较好地响应了极端气候事件。同期祁连山地区的高温主要是由北极气团和东亚季风异常共同引起的,并导致无液态降水发生,最终引起冰川物质平衡显著下降、积累区消失。

“冰川退缩无法阻止,只能减缓。”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直言。科考队从2020年开始对摆浪河21号冰川进行考察,希望通过对冰川全面和持续监测,来探索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寻找可以减缓冰川消融速度的办法。

2022年11月,澎湃新闻刊发《零摄氏度之上》专题报道,以纪录片、特稿、海报集等多种形式呈现祁连山冰川消融现状及研究者们对冰川保护所做的努力。

在我国更高海拔的山区,冰川也未能免于受到升温的影响,甚至更加脆弱。

科考队员前往珠峰东绒布冰川垭口准备打冰芯  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摄

作为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是感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哨。澎湃新闻报道团队经策划、准备,2023年4月至5月,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考队,登上珠峰绒布冰川。

在狂风极寒、极度缺氧的环境中,团队挺过暴风雪、小范围雪崩,澎湃新闻记者克服高海拔酷寒环境下强烈的高反和身体消耗,最终抵达海拔6530米的高度,并记录了科考人员钻取逾百米透底冰芯的过程。

在珠峰北坡海拔约5443米处,澎湃新闻记者邹桥和科考人员一起按下了快门。他们拍的这张照片,与102年前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拍摄的中绒布冰川照片,几乎在同一区域位置和角度,为后期研究中绒布冰川百年来的消融状况提供了有力的影像资料。

对比两张照片中的中绒布冰川冰塔林可见,百年之后,其末端已退缩数公里。

“乔治·马洛里拍摄的照片,让我们测量冰川变化向前推移了102年,这是一段很珍贵的历史数据。”兰州大学副教授高坛光说。

高坛光连夜对现有摄影照片和地图进行推算,他发现1921年中绒布冰川的冰塔林,绵延至目前末端冰塔林以下约4公里,如今位于冰川末端的冰川湖在百年前根本不存在。

在珠峰科考进行的同时,澎湃新闻另一组记者正跟随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王飞腾和导师李忠勤,登上海拔4200米的新疆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天山1号冰川”)采访。

科考人员正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作业  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摄

天山山脉是亚洲内陆中部的著名山系,世界干旱区域的多雨山地之一,发育了现代冰川7900多条,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天山1号冰川是其中一条,冰川末端海拔有3850米,最高海拔4484米,距离乌鲁木齐市约130公里,是世界上离大城市最近的冰川。

多项研究显示,过去50年,乌鲁木齐河流域的冰川面积缩小了19%。而天山1号冰川近30年来呈现加速退缩趋势,2012年至2018年期间,天山1号冰川面积减少0.07平方公里,末端变化退缩幅度更为显著。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监测站  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摄

2023年8月,澎湃新闻推出《逐冰而上》融媒体特别报道,以2部纪录片、5部微纪录片、10篇深度文字报道、27条VLOG、两组海报等全面呈现澎湃新闻记者跟随科考队、登上海拔6500米的珠峰绒布冰川、海拔4200米的天山1号冰川的过程,呈现我国科学家们在冰川保护方面作出的努力。

最新研究显示情况不容乐观,冰川保护刻不容缓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过去两个月内,与冰川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陆续披露。

冰湖的快速形成扩张以及冰湖溃决洪水灾害是过去几十年全球环境变化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冰湖在区域水资源分配和碳循环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又极具溃决风险,对下游的社区和基础设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24年7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披露,该所研究团队发现:1990年–2020年间,因冰湖扩张而滞留的冰川融水达到117.1km³±31.5km³,相当于0.3mm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水量。

研究结果还表明:2020年全球共有71000多个冰湖,总面积为21770.9km²±544.2km²,总体积为1280.6km³±354.1km³,相当于海平面上升3.45mm的水量。自1990年以来,全球冰湖的数量、面积和体积分别增长了54%、11%和9%。

由于冰坝湖经常发生溃决洪水,其数量、面积和体积并不总是在同步增加,格陵兰岛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北部等地区的冰坝湖面积均在减小。

珠峰东绒布冰川冰塔林  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摄

2024年7月2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披露,该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康世昌研究团队与环境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用先进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技术,对长江源区的岗陇加玛冰川进行了5年的监测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至2022年间,岗陇加玛冰川的消融速率显著加快。冰川末端总计变薄13.305米,非夏季消融量占全年冰量损失的约28%,而夏季的消融速率则比其他季节高出2.6倍到4倍。此外,冰面河道与湖泊的演变也是冰川局部融化和崩塌的重要影响因素。观测期间,岗陇加玛冰川的总物质负平衡达到了2.58米水当量,物质平衡线在海拔5800米左右。

冰川消融对水生态、大气生态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团队2024年8月21日披露,他们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径流汞排放的研究发现:季风期冰川径流中总汞浓度高于非季风期,冰川消融对区域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循环的影响不容忽视。

汞是一种具有持久性和高毒性的全球污染物,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可进入冰冻圈。青藏高原大部分冰川正在快速退缩,封存于冰内的汞会随着冰川融水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研究发现,季风期冰川径流中总汞浓度高于非季风期。冰川径流中总汞浓度受到气象、水文过程和其它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冰川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影响径流中的汞,一是冰川消融过程释放被封存在冰中的历史汞;二是消融期冰下侵蚀加剧,冰下水-岩相互作用是冰川径流中汞的重要来源之一。云南明永河流域冰川径流总汞输出通量为211.0克/年,表明该流域为汞汇。据估计,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中总汞输出通量约947.7千克/年。

冰川加速融化是否会促进底部的温室气体释放至大气,以及冰川退缩后融水系统是否会释放或吸收温室气体?

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团队选取我国祁连山最大的大陆性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对我国山地冰川不同消融季节冰川末端冰洞、冰川融水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其同位素等指标开展了原位在线监测。

这份研究结论于2024年7月发表。数据表明,冰川消融伴随着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该研究强调,山地冰川如同一个个“烟囱”正在向大气排放甲烷,但是与高纬度极地地区发育的大冰川相比,其浓度和通量大小处于“中等水平”。

甲烷作为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导致的增温强度远高于最受大众关注的二氧化碳。研究证实了山地冰川消融过程中伴随着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冰川消融与温室气体源汇过程研究,特别是随着冰川不断加速消融,冰川及融水系统温室气体源汇如何变化、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级等科学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

保护冰川,我们在路上

面对严峻的环境现实,中国科学家们一直在为之努力。

2024年8月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发布会在拉萨召开。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代表科考队发布了科考以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对策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标志性进展。

科考发现,亚洲水塔区在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也在变暗。变暗的主要特征是冰川、积雪面积减小和植被变绿共同导致的地表反照率减小。变暗将引起地球系统过程重大变化,引发亚洲季风环流调整,增加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

姚檀栋介绍,科考队提出的一系列核心立法意见,如加强冰川变化监测、加强冰川灾害监测预警等建议,得到全国人大的高度肯定,并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中采纳。

航拍冬克玛底冰川  澎湃新闻记者 张兆亿 摄

今年8月中旬,长江源冰冻圈水文与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在唐古拉山中段冬克玛底冰川开展。澎湃新闻记者也跟随科考队的步伐,一同前往长江源区的冬克玛底冰川采访此次科考过程。

长江源区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其源头冰川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中下游生态及水资源安全。

公开资料显示,冬克玛底冰川,位于唐古拉山脉,是由一条朝南向的主冰川和一条朝向西南的支冰川汇流而成的复式山谷冰川,主冰川末端海拔超5000米,是长江源支流布曲的源头。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受青藏高原暖湿化等因素影响,这条冰川逐步退缩。

长江源地区是全球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拥有大量冰川资源。但本世纪以来,气候持续变暖,被誉为“中华水塔”之一的长江源区,这里的冰川在不断地退缩,雪线上升、水土流失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澎湃新闻记者在珠峰东绒布冰川6350米营地  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摄

这一次,澎湃新闻记者跟随科考队员们,聚焦冰川、水文等生态领域变化,着重对冬克玛底冰川开展测厚观测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探索长江源区冰川发生了哪些变化。

科考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唐古拉山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何晓波介绍,本次实验将利用高精度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无人机机载探地雷达(GPR)、激光扫描(LiDAR)、视频测绘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方法,精确获取冬克玛底冰川的冰下地形和地表地形数据,评估冰川变化趋势,为气候变化研究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何晓波表示,“给长江源源头冰川做CT”是一项复杂而意义重大的科研试验,通过高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他们期待能够揭开冬克玛底冰川的神秘面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